2017上海高考政治冲刺压轴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45分钟 考试范围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1.201454 H,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说,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广大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习总书记的讲话启示我们

  同心同德,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身体力行,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厚德载物,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志存高远,铸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www.ccutu.com一碧万顷。”春节期间,湖南岳阳楼景区游客背诵《岳阳楼记》可免费领取门票。一时间,景区内书声琅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景区回响。这个创意的意义在于:

①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②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③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④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201411月以来,国家典籍博物馆陆续推出面向中小学生的雕版印刷、古籍装订、剪纸等互动体验公益课程,让青少年近距离接触和感受中华典籍穿越历史的恒久魅力。举办这一活动

能发挥文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能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能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能巩固青少年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在历史上,中华不同民族的文化,如匈奴、鲜卑、契丹、辽、金、蒙、满等民族的文化,都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也同样融入了中华文化的血脉之中。这表明,中华文化

A.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B.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C.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D.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5.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

A.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B.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C.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D.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摆在突出位置,充分体现了党中央站在党和人民事业全局高度,加快社会事业改革创新、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治决心和战略考虑。党高度重视教育领域改革是因为

①教育是文化创新与发展的根本途径      ②发展教育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③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④文化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A.①②              B ①④          C.③④             D. ②③

7. “我们进行历史教育,并不是要耽搁在历史的苦难上唉声叹气,而是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从历史中重塑民族精神就应该

A.发挥“主心骨”的引领作用                       B. 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C. 吸收、借鉴国外的优秀文化                       D. 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根据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20141213是我国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据此回答1617题。

8.当天,南京市五大宗教按照仪规,举行公祭日纪念活动,哀悼死难同胞、祝愿国富民强、祈求世界和平。这说明

①宗教可以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②信教群众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

③我国宗教的本质已经发生根本的改变
④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A.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B.说明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C.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D.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10.我国某处世界文化遗产管理部门对讲解员进行考核,下表呈现的考核(  

①要求讲解员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②展现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独特风貌和魅力

③说明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④有助于通过讲解让世界文化遗产地更好地为观众服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五四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这就要求我们做到(  

①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②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③坚持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

④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目前,我国已成为仅次于意大利的世界第二大遗产国。我国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它是

   ①展现中华文化的凝固艺术           ②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 

   ③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研究人类文明演进的重要载体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青瓷是中国传统瓷器的一种,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

    斑斓等特点著称于世。精美绝伦的青瓷艺术从一个侧面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

    A.源远流长,绵延不绝    B.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C.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D.薪火相传,推陈出新

14.键盘时代,“提笔忘字”现象屡见不鲜,一些生编硬造的络语言使美感荡然无存。拯救汉字、唤起全民对汉字的关注与重视成为许多人的共识,这是因为(    )

①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②汉字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③汉字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④发掘汉字之美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5.回眸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巨大发展,这不仅仅在于我国拥有“中国道路”,也在于拥有“中国精神”。正是“中国精神”造就了这个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安的魄力。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

①是中华民族之魂                ②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

③可转化为物质力量              ④随时代变化不断丰富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6.2014年是秦始皇兵马俑发掘40周年。2014928,“真彩秦俑”展在秦始皇陵博物院展出。此次展览通过对彩绘俑头和秦俑坑中各种彩绘遗迹的展示,向观众呈现了秦俑的“千人千面”和“绚丽多姿”。该展览

①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③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   ④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7.20124月,某地干洗店店主全家不幸罹难,店主姐夫含泪通知顾客前来取衣退卡还钱,被人们誉为“信义姐夫”。他的行为感动了许多市民,欠账的顾客也赶来还钱,商户们还自发挂出了“崇尚诚信,传递温暖”的横幅。这件事情表明诚信    (    )

  A.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    B.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C.能够引领社会主义良好风尚建设    D.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础 

18.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常会因台湾民众把“花生”叫“土豆”,把“熊猫”叫“猫熊”,把“公共汽车”叫“公车”,把“窝心”解释为“温馨、贴心”,而引发一些“美丽的误会”。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  )

A.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B.中华文化底蕴厚重

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19.双百人物(一百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一百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让我们在感动中实现精神的升华。他们的身上折射出,在当代中国(   )

A.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B.核心价值博大精深,人人践行

C.中华美德治国化民,指引方向

D.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凝聚力量

20.数间民居、一泓流水、挺拔的青松和结伴的人们……以丰子恺漫画为底稿的“中国梦”公益广告,亮相于全国大街小巷,向人们诠释着我国仁爱宽厚、孝悌友善等传统美德,引起了人们内心的共鸣。这说明传统美德

A.只能通过特定的方式传播

B.必须按照原有的含义理解

C.始终具有同样的社会背景

D.仍然具有巨大的时代价值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完成以下2题。

8.21.《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引起高度关注并产生广泛影响,是因为

中华餐饮文化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

中华餐饮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

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中华餐饮文化的魅力

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2.人们从美食中体味到深厚的文化意蕴,表明

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总是融合在一起

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统一于人的实践

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没有固定界限和本质差别

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7上海高考政治冲刺压轴卷、非选择题(材料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

23.2013615,以“聚焦亲情,共圆梦想”为议题的第五届海峡论坛在厦门举办。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会见两岸各界人士时指出,两岸同胞本来就是一家人,虽然由于历史的原因两岸间存在一些隔阂,但同胞间的亲情是谁也割不断的。两岸同胞应当加强交流,互相关心,互相支持,多做增进了解、融洽感情的事。一些台湾人士也在发言中表示,期盼两岸关系继续发展,两岸中国人用共同的智慧、情感、毅力,打造中华民族美好的未来。

运用传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说明两岸人民能够“聚焦亲情,共圆梦想”的依据。

24.16)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民族文化异彩纷呈。某校高三(3)班就中华文化展开了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期中。

材料一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聚居地,印度、波斯、希腊、中华四大文明荟萃于此。目前所知对西藏最早的文字记载也是汉文典籍。不仅如此,国内外研究者想要了解公元六世纪以前的西域历史,都必须依靠汉文史料。早在《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典籍里,就记录了不少关于西域历史地理的传说。其后,《史记》《汉书》中对西域的记载更加丰富详实了。这些记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把西域包容在整个中华文明的全景中。

1)材料一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哪些特点?(6分)

材料二 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文化工作,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法律和政策措施,积极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文化事业。在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29项中国项目中,属于少数民族文化的有十几项,如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调民歌,贵州侗族大歌、《格萨尔》史诗、青海热贡艺术、藏戏、新疆《玛纳斯》、蒙古族呼麦、甘肃花儿等。在中国公布的第二批51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少数民族项目占46.8%。中国的55个少数民族都有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2017上海高考政治冲刺压轴卷答案解析

选择题

25.C

26.B

27.C.

28.D

29.C

30.C

31.B

32.A

33.C

34.B

35.C

36.D

37.B

38.【知识点】本题考查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答案】D解析: 文字的发明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①说法错误;文化传播的手段是文化传媒,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物质载体,②说法错误;汉字承载着中华文化,拯救汉字有利于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③④说法正确。该题选D

【思路点拨】文字与汉字是不同的范畴,不能弄混。汉字的作用要全面理解,从传承中华文化,增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等方面掌握。

39.【知识点】K2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

【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正是中国精神造就了这个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安的魄力”可知,此题考查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因此①③符合题意;②表述错误,排除;材料没有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那,④不符合题意;答案D正确。

【思路点拨】抓住关键信息“中华民族精神”,并结合排除法。

40.【知识点】本题考查中华文化。

【答案】 解析:①与“该展览”没有关系;④“该展览”无关记载历史轨迹,夸大了其作用。

【思路点拨】注意把握问题主体是“该展览”。

41.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运用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解析】A与题意不符;B错误,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D错误,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础;“信义姐夫”的行为感动了许多市民,欠账的顾客也赶来还钱,商户们还自发捐出了“崇尚诚信、传递温暖”的横幅,这件事表明诚信能够引领社会主义良好风尚建设,故选C

42.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析】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特征,即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所以C人选;AB选项反映的是中华文化具有民族性特征,与题意不符;D选项表述的是汉字的重要地位,与题意不符。所以选项是C项。

43.第一解析:“双百”人物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可见在他们身上,折射出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生生不息、历久弥新,A项当选。CD两项不符合题意;B项“人人践行”说法片面。

    第二解析:题旨强调“双百”人物的行为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扬,与此相符合的选项是A项。B项中的“人人践行”表述不准确;C项中的“化民”说法不正确,是一种剥削阶级思想;D项与题旨不符。

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

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较小。

44.D【命_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传统文化的影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仁爱宽厚、孝悌友善等传统美德今天仍然能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这说明了传统美德在当今仍有着巨大的时代价值,D正确;文化传播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A错误,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同时它的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B错误;传统美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先于或落后于社会存在,C说法错误。故答寒选D

45.B

【解析】:②“中华餐饮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应改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错在丰富和拓展了内涵,既没有体现,也不合实际。

46.C

【解析】: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总是融合在一起错在总是,太绝对了;错在把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混为一谈。故选C

、非选择题(材料阅读)

47.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两岸同胞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统一的强烈的认同感。

②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的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两岸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③中华文化的力量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包含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之魂。

48.1汉字和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2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有利于增强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感。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可以繁荣中华文化。

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有利于鼓舞少数民族同胞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是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