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西高考文综模拟冲刺试题【含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www.gkxx.com     图1为某山地资料图(局部)。读图完成1-2

 

 

 

 

 

 

 

 

1.南坡(     )

A.阳坡、背风坡    B.阳坡、迎风坡        C.阴坡、背风坡    D.阴坡、迎风坡

2.关于该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山地可能为泰山                      B.该山麓植被为落叶阔叶林

C.该山地不可能有冰川                   D.该山同一自然带南坡高于北坡

    干燥指数是反映某个地区的气候干燥程度的指标,通常定义为年蒸发能力和年降水量的比值。图2为我国部分省份干湿状况分布图,图3为该地区不同季节干湿状况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

 www.gkxx.com

 

 

 

 

 

 

 

 

 

3.与春、夏、秋、冬季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③①④            D.①③②④

4.关于该地区干燥指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季节变化最大的地区为南部                      B.全年干燥指数分布呈纬向变化             

C.甲地地势高蒸发微弱,故干燥指数低              D.图示区域为我国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www.gkxx.com2014年12月13日,尼加拉瓜运河开工建设,由中方公司承建,将拥有百年运河营运权。尼加拉瓜是个传统的农业国,经济落后,城市化水平低。读图4回答5-6题。

 

 

 

 

 

 

 

 

5.关于图示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     )

A.尼加拉瓜湖为内陆湖泊且含盐量较高            B.圣胡安河水量大但流量季节变化较小

C.尼加拉瓜东西沿海海域洋流性质相同            D.尼加拉瓜地势低平利于运河的修筑

6.运河开通后,对尼加拉瓜国产生的影响说法最恰当的是(     )

A.改善经济结构,促进单一产品经济              B.发展对外贸易,拉动出口加工工业

C.增加就业机会,推进第三产业发展              D.污染河湖水体,加剧土地盐碱化

www.gkxx.com   城市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城市规模的界定,必须进行成本收益对比。城市平均成本(AC)是指城市总成本的人均值;城市平均收益(AR)是指城市总收益的人均值;城市边际成本(MC)是指每增减一个城市人口使总成本变动的数值;城市边际收益(MR)是指每增减一个城市人口使总收益变动的数值。图5为城市规模的成本与效益图,读图回答7-9题。

7.城市的合理规模为1-6点之间,城市的最佳规模为(     )

A.2点               B.3点             

C.4点               D.5点

8.下列有关城市规模与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1点之前,城市边际成本高,城市化水平很低

B.3点为城市平均收益最大,城市边际收益最小

C.在4点之前,城市边际收益高,城市化为加速阶段

D.在5点之后,城市平均收益高,城市化开始减速

9.关于我国当前城市化发展的叙述不正确(     )

A.城市化发展速度快但质量不高                B.部分城市规模过大,城市问题突出

C.城市化区域差异大,东部高于中西部            D.交通建设缓慢制约我国城市化发展

夏令时是将标准时拨快一小时,分秒不变,恢复时再拨慢一小时。美国每年夏令时制开始于3月3日2:00,结束于11月3日2:00。据此回答10-11题。

10.美国每年3月3日到11月3日实施夏令时(     )

A.有利于改善城市交通压力                       B.有利于节省能源,减少大气污染

C.有利于延长工作时间                           D.有利于人体身体健康

11.下列哪个国家不适宜采用夏令时(     )

A.刚果                B.阿根廷                C.英国                  D.日本

商品流通公式是“W—G—W”。在商品流通过程中,买和卖这两个环节能否顺利实现,既影响生产,又影响生活。据此回答12~13小题

12.如果一国“W—G这一环节不能顺利实现,则该国经济生活中有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

①通货膨胀          ②通货紧缩           ③经济滞缓            ④经济过热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3.为解决上题中存在的问题,下列国家宏观调控措施中正确是(     )

①政府结构性减税                         ②提高银行基准利率

③降低货币流通速度                       ④加大财政转移性支付力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www.gkxx.com14.下图是N商品的需求量随着M商品的价格变动而发生变化的示意图,假定M商品是汽油,那么N商品最有可能是(     )

A.润滑油              B.进口汽车         

C.节能型环保汽车      D.柴油

15.2014年8月国家发布了《即时通讯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该《规定》对互联网服务者的资质、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提供服务。规定“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主要体现了(     )

A.权利与义务统一原则                   B.依法治国原则

C.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D.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

16. 2014年11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应约会见来华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虽然过去两年来,由于日方在钓鱼岛问题上单方面宣布“购岛”,中日关系出现剧烈动荡。但中方依然提出双方应该通过平等对话和友好协商妥善处理。这表明(     )

①中日关系是以中方为主导的               ②地区冲突是和平发展的主要障碍

③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中日双方既有利益冲突又存在共同利益

A.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17.中国自古就有“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孝”是道德的根本,作为儿女,赡养老人是应尽的责任。但随着独生子女第二代出现“四··一”家庭结构,养老问题又凸显为时代新课题。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角度看,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①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应保留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③应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④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

A.①②               B. ②              C. ①③               D.②④

习近平访问哈萨克斯坦时发表演讲,倡议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走廊”。据此回答18~20题

18.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下列相关连接中描述正确的是(     )

①增加出口→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②构建新的开放平台→扩大对外贸易→消化中国过剩产能

③促进区域互联互通→消除全球贸易摩擦→创造和谐的国际环境

④形成新的开放前沿→促进我国西部开发→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9.习近平主席“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表明(     )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②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

③创造性思维是人类认识的基础        ④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在古丝路文化和精神的引领下,有关国家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事实表明(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我国应吸收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日益得到各国认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1.“心外无物”的观点,否认了物质的客观性,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下列与“心外无物包含哲理相同或相近的是(     )

①掩耳盗铃           ②听天由命            ③白马非马           ④拔苗助长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2.201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已告别过去30年经济快速增长期,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期(经济新常态),在新常态下,中国发展虽然面临经济放缓,消化产能过剩任务繁重、内生动力不足等困难。但中国的发展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上述材料蕴含的唯物辩证法哲理是(     )

①规律是客观的                 ②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③事物是一分为二的             ④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3.当楚怀王的靡靡之音萦绕着郢时,你心急如焚;当郑袖巧施心计时,让你百口莫辩;当张仪巧舌如簧时,你心力交瘁。“哀民生之多艰”的你虽被流放,但还是忧国忧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你生命的高度;为了自身的贞洁,你披发行吟江畔,吟出了“无韵之离骚”。屈原的人生态度启示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应该(     )

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挫折与苦难

要以顽强的意志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 

认识到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推动作用 

认识到反映时代客观要求的观念支配社会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宋代理学家构建了一个自古至宋以来的儒家思想传承谱系,谓之“道统”,并宣称其阐释的理学思想是“道接千载”,下列人物不在他们的“道统”中的是(     )

A.周公                B.孔子               C.孟子              D.董仲舒

25.明洪武二十七年,翰林学士刘三吾奉太祖之命作《孟子节文》,以“抑扬太过”为由删去《孟子》原书八十五条,并规定“自今八十五条之内,课士不以命题,科举不以取士。”下列选项中,最有可能不在“八十五条”之内的是  (     )

A.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D.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26.《新唐书》卷八二《十一宗诸子卷》论赞:“自唐中叶,宗室子孙多在京师,幼者或不出阁,虽以国王之,实与匹夫不异,故无赫赫之过恶,亦不能为王室轩轾,运极不还,与唐俱殚。”此材料说明唐中叶后(     )

A.广泛实行分封制                             B.皇室子孙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

C.皇位继承较稳固                             D.宗室未能起到拱卫王室的作用

27.“按欧美诸邦,是时新通商于中国,其不欲中国之扰乱固也。故当两军相持,历年不决之际,彼等必欲有所助以冀速定。而北京政府之腐败,久已为西人所厌惮,其属望于革命军者必加厚,亦情势之常矣。”材料说明(     )

A.资产阶级革命派得到列强的支持认可           B.维新变法运动得到列强的默许支持

C.西方列强对太平天国运动持观望态度           D.列强对北伐的国民革命军进行声援

28.有学者将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所说的“宗教的理性化”概括为“怀着宗教般的热情赚钱、从事商业和经济活动”。下列教派最能体现韦伯所指的“宗教的理性化”的是(     )

A.东正教            B.路德教           C.加尔文教           D.英国国教

29.曾国藩于咸丰元年二月十八日上《备陈民间疾苦疏》称:“苏、松、常、镇、太钱粮之重,甲于天下……昔日两银换钱一千,则石米得银三两。今日两银换钱两千,则石米仅得银两五钱。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而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下列不属于造成“钱粮之重”原因的是  (     )

A.铜钱滥多          B.折银纳税         C.课税沉重            D.白银外流

30.下图是某学者概括的中国近现代思想发展历程示意图依据此图,中国近现代思想发展(     )

www.gkxx.com

A.是一个从学习西方器物到制度到文化的过程         B.是西去传统化的过程

C.是一个东西文化不断碰撞分化与融合的过程         D.是一个不断回归传统儒学的过程

31.自1815年起,英国出台了一系列“谷物法案”,强制实施谷物进口关税,以维持国内的谷物价格水平,抵制国外低价进口谷物的竞争。然而,该法令遭到工商业者阶层的激烈反对,终于在1846年被废除。上述材料不能说明(     )

A.土地贵族阶层在英国政治地位的逐渐下降       B.该法案便于保护英国资产阶级的海外贸易

C.工业革命的推进是该法案废除的重要因素      D.自由主义思想在英国经济领域的逐渐渗透

32.据《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50年1月2日,一名塔斯社记者问毛将在苏联逗留多久,毛回答道,‘我逗留苏联时间的长短,部分地决定于解决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利益的各项问题所需的时间’。”毛泽东访问苏联所要解决的最关键的问题是(     )

A.争取苏联的承认以实现中苏建交                 B.同苏联结盟以打破美国的封锁

C.同苏联达成共识以共同抗美援朝                 D.学习苏联模式以建设社会主义

33.20世纪80年代,美国总统里根把“滞胀危机”归罪于资本投资的下降及不利于工作和生产性投资的税收结构。为刺激经济,他可能采取的措施是(     )

A.说服国会降低税率                             B.增加货币的供给量  

C.增加社会福利开支                             D.加强对经济的管制

34.1978年2月,在全国计划工作会议上,中央政治局批准了国家计委提出的《关于经济计划的汇报要点》,提出到2000年以前,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许多省的工业水平将赶上和超过欧洲的某些工业发达国家。这表明(     )

A.党的工作重心实现了向经济建设的转移         B.思想解放大大调动了经济建设的积极性

C.经济建设中左的思想观念没有得到克服         D.党对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正确合理认识

35.“它反对伤感和过度的感情夸张。它从自然科学那里借用了生存竞争的概念,在描写人类的生存状况时多侧重于人生艰难的那一面,并强调人是遗传、环境或自身兽性等因素不负责任的牺牲品。”下列作品与材料所描绘的文学流派相对应的是(     )

A.《大卫·科波菲尔》    B.《老人与海》       C.《巴黎圣母院》      D.《百年孤独》

 

(非选择题,共160分)

考生注意: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题~第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6大题,共135分)

36.(26分)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北极地区的自然资源极为丰富,除了有富饶的渔业和丰富的水力、风力、森林等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还有不可再生的石油、天然气、铜、钻、镍、铅、锌、金、银、金刚石、石棉和稀有元素等矿产资源。科学家估计,北极地区潜在的可采石油储量在1000亿至2000亿桶之间,天然气在50万亿至80万亿立方米之间。在全球油气资源日趋匾乏的今天,被称为“第二个中东”的北极价值日益显现。

材料  北极地区及北极航线图(图6

www.gkxx.com

 

 

 

 

 

 

 

 

 

(1描述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6分

(2从地理角度分析陆地径流对北冰洋海洋环境的影响。(8分)

(3指出未来北极航线(西北航线、东北航线)开通的地理意义。(8分

(4)简述船只在西北航线航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自然障碍。(4分)

 

 

37. (20分)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吉泰盆地位于江西省中部、赣江中游、吉安市境内地貌类型以低山、丘陵为主。吉泰盆地是江西省内仅次于鄱阳湖平原的第二大商品粮基地和最大的柑桔生产基地以及棉、麻等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地,也是江西省重要的生猪生产基地。

 

材料二 吉泰盆地区域和吉泰盆地农业生产模式(图7)。

 

 

 

 

 

 

 

 

 

 

www.gkxx.com

材料三   吉安市气候资料图。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6.5

8.1

12.1

18.3

23.1

26.5

29.5

28.8

25.1

20.0

12.0

8.8

降水(mm

73.4

103.2

169.0

224.4

214.6

234.0

116.3

134.5

79.6

74.2

55.0

40.7

(1)评价气候条件对吉泰盆地水稻生长的影响。(8分)

(2)分析吉泰盆地生猪发展的有利条件。(6分)

(3)与过去传统农业相比,该农业生产模式有哪些优点。(6分)

 

38.(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镇化是指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活动中农业活动的比重下降,非农业比重上升的过程。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以下简称“会议”)在北京举行。

材料一   会议要求,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我国发展必然遇到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推进城镇化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遵循规律,因势利导,使城镇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确立城镇化目标必须实事求是、切实可行,不能靠行政命令层层加码、级级考核,不要急于求成、拔苗助长。推进城镇化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方向要明,步子要稳,措施要实。

 

材料二   会议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专家指出,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积极推进城镇化虽已取得重大成就,但仍然未能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同步协调发展。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就业和环境压力加大,社会保障体系滞后,土地流转不畅,市民化程度低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

(1)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材料是如何体现辩证唯物论有关哲理的。(1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推进城镇化的经济意义并就如何推进城镇化提出几点合理建议。(14分)

 

39.(26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4年10月23日,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材料一《决定》指出,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比,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相比,法治建设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有的法律法规未能全面反映客观规律和人民意愿,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立法工作中部门化倾向、争权诿责现象较为突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比较严重,执法体制权责脱节、多头执法、选择性执法现象仍然存在,执法司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现象较为突出,群众对执法司法不公和腐败问题反映强烈;部分社会成员尊法信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权意识不强,一些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观念不强、能力不足,知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现象依然存在。这些问题,违背社会主义法治原则,损害人民群众利益,妨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必须下大气力加以解决。

材料二《决定》提到,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材料三 为贯彻落实《决定》精神,江西省某市开展了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活动,如:市区法治文化广场建设、县城法治文化艺术团成立、乡镇法治文化长廊设立、法治动漫创作基地建立等发展文化建设示范点相继建成。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如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6分)

(3)结合材料三,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谈谈开展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活动的合理性。(6分)

 

40.(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不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
1935年,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兰应邀访问苏联,后来他写信给斯大林说:“我看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整个国家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跟千百种障碍做不断的斗争,在英勇而秩序井然的高潮中,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                               

                                                 ——摘编自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联邦政府成立联邦剩余商品救济公司,当市场供大于求,农产品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就从农产品计划参与者那里收购农产品以提高市场价格,反之则通过抛售农产品平抑市场价格。发放无追索权贷款和储备剩余农产品构成常平仓计划的主要内容。同时1938年农业调整法还规定农作物保险计划,当农作物遇到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时,农业生产者能得到一定的赔偿金。

——蔡东丽、谢加书《论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农业立法》

 

材料三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工业和个体小农业是完全不同的经济,甚至是相互对立的,社会主义事业不能长期建立在两个不同的基础上,否则,总有一天会使整个国民经济全部崩溃。                                                  

——《斯大林选集下卷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和苏联世界共同关注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

(2)结合材料二、三,分别指出罗斯福和斯大林农业政策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者的影响。(15分)

(3)罗斯福和斯大林的农业政策有何相同点?二者的农业政策对我们深化改革有何启示?6分)

 

 

 

 

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启蒙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的确定含义,是指十八世纪末叶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出现的反对教会权威和封建制度,呼唤“理性王国”降临的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新文化,其代表人物为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启蒙大师。稍后,在德国和俄国也兴起了类似的文化运动。……与之相较,明清之际的文化思潮还存在着一大段差距……如果要在欧洲文化史上选择一个段落同中国明清之际的进步文化作比拟,无论从产生的背景还是从所包含的内容而言,都以欧洲封建社会存在的最后几个世纪(十四——十七世纪),也即严复说的西方“古学”转向“新学”的阶段发生的文艺复兴运动较为相当。

                                                    ——摘编自冯天瑜《明清文化史札记》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中关于“明清之际文化思潮与西方文艺复兴运动较为相当”这一观点。

二、选考题(共25分)

    请考生在第42、43、44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2.(10分旅游地理 

第22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14年2月7日至2月23日在俄罗斯联邦索契市举行。索契是俄罗斯南部著名的度假休闲胜地。图8为大高加索地区图。

 www.gkxx.com

 

 

 

 

 

 

 

 

 

冬奥会的举办促进了索契旅游业蓬勃发展,简述旅游业发展对索契的有利影响。10分)

 

 

43. (10【自然灾害与防治】

山火,又称林火、植被大火、草原大火或者灌木大火,是一种发生在林野难以控制的火情。读香港山火分布图(图9),回答下列问题。

www.gkxx.com                            

 

 

 

 

 

 

 

2001年至2014年平均山火数目

根据材料,简述香港火灾发生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10分)

 

 

44.(10分)【环境保护】

www.gkxx.com红碱淖,毛乌素沙地内一淡水内流湖,湖水主要以地表水及地下水补给为主,为我国最大的沙漠湖泊。但近年来,湖面缩小、水质变差,每年下降20-40厘米。有专家称:如果不采取紧急措施,红碱淖未来几十年内很可能完全干涸,难以摆脱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厄运。读图10回答。

近年,该湖泊湖面缩小,水质变差,试分析其人为原因。(10分)

 

 

45.(15分)【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1904年1月,负责修订新学制的张之洞上折指出:由于科举未停,导致新学堂的设立受到阻碍;而新学堂未能普遍设立,又使得科举不能立刻停止。因此,朝廷应该确立一个过渡期,使科举和学堂教育归于一途。这个奏折上去后,得到了清廷的认可。由此,科举便开始逐渐减少录取名额而转向学堂选拔人才了。时隔一年,在日俄战争的重大刺激下,国人要求立即废除科举的呼声大为高涨。……慈禧太后在时势危迫之下,也觉得递减科举名额的办法缓不济急,终于接受了立刻停止科举的意见。……从短期来看,废除科举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埋下了社会动荡的种子。正如萧功秦先生在其著作《危机中的变革》中指出的,“废除科举制度导致了中国历史上传统文化资源和新时代价值之间最重大的一次文化断裂”,这种制度资源的丧失,同时也为清廷的覆灭起到了釜底抽薪的反作用。

                                           ——摘自金满楼《清末废除科举制度何以波澜不惊》

材料二 废科举一个影响深远的社会后果即中国的城乡渐呈分离之势。传统中国士人以耕读为标榜,多数人是在乡间读书,继而到城市为官。旧制或候缺或丁忧或告老,读书人多半要还乡。新制则“学生”与城市的关联越来越密切,而与乡村日益疏远;大学(早期包括中学)毕业基本在城市求职定居,甚至死后也安葬在城市,不像以前一样要落叶归根。……(废科举)二十多年后,黄炎培总结说,科举制在历史上的好处,即在使“贵族教育移到平民教育身上”;科举既废,教育本应更加平民化,然兴学校的结果,“转不免带多少贵族教育的意味”,为“科举时代所料想不到”。主要即体现在“学校的设置既偏于都市,学费的征取更足使中等以下社会人家无力送他的子女就学”。                         

                        ——摘自罗志田《科举制度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度被废除的原因,材料一认为科举制度的废除产生了什么影响?(10分)

(2)材料二认为科举制度废除后有没有实现教育平民化?为什么?(5分)

 

 

 

46.(15分)【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新、旧约法比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

《中华民国约法》(1914)

第30条,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14条,大总统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第50条,大总统代表中华民国;第60条,大总统对国民之全体负责任

第33条,临时大总统得制定官制、官规,但须提交参议院决议;第34条,临时大总统任命文武职员,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须由参议院同意

第21条 大总统制定官制、官规,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官员

第35条,临时大总统经参议院之同意,得宣战、媾和及缔结条约

第22条,大总统宣告开战、媾和

第43条,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国务员;

第44条,国务员辅佐大总统负其责任

第39条,行政以大总统为首长,置国务卿一人赞襄之

 

材料二 不过正像杨度强调集权的必要时所暗示的,在民初政治形势下,恢复总统制并非毫无道理。精通宪法学的古德诺就对改制表示赞赏,认为西方内阁制国家,人民于代议制有长久的经验,但中国却无此经验。此外,内阁制国家多系君主国,创设此制的原因在于世袭君主端拱无为,故须内阁承担责任,中国的情况亦与此不同。新约法变内阁制为总统制,以美国的先例衡量,可谓“共和国之良法”。古氏虽有为袁世凯“御用”的嫌疑,所论却多少考虑了中国“国情”。但因袁世凯和张勋相继上演“复辟”闹剧,不仅君宪政体被彻底否定,以集权行政为特征的总统制也不再被人看好。

                            ——以上材料均摘自杨天宏《比较宪法学视阈下的民初根本法》

(1)依据材料一,《中华民国约法》相对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最明显的不同在哪里?二者制定的背景分别是什么?(8分)

(2)概括材料二中古德诺的观点。你赞同他的观点吗?请说出赞同或反对的理由。(7分)

 

 

 

 

 

 

 

 

 

47.(15分)【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28年8月27日,德、美、比、法、英、意、日、波、捷等15个国家的代表在巴黎作为创始国签订了《关于废弃战争作为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即《非战公约》,主要内容是:缔结各方“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上,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缔约各方之间“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任何国家只要同意本公约的内容都可加入。该公约于1929年7月25日生效,截至1933年,加入者共计63个国家。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近代史》上卷

(1)《非战公约》的签订有什么意义?其明显的局限性在哪里?(9分)             

(2)此条约的签订有没有起到制止战争的作用?请以20世纪30年代为例加以说明。(6分)

 

 

 

 

48.(15分)【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经不无感慨地说道:“湖北‘对不起’张之洞”,武汉‘对不起’起张之洞。”他说当代湖北人“对不起张之洞”无非是说张之洞督鄂18年,于教育、于军事、于工业殚精竭虑,虽屡有坎坷,但也功勋卓著,却不能得到世人应有的评价,他认为早在辛亥革命时张之洞即被“妖魔化”了,翻开1903年至1905年期间革命党人在日本办的刊物上,张之洞是一概的汉奸、封建卫道士形象。

张之洞与康梁维新派的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合到分的过程……变法方式的缓行和激进之分最终使二者分道扬镳。张之洞的《劝学篇》集中体现了他这个时期的政治观点: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过去我们通常认为这是为了维护纲常名教,也就是说,这一取向的重心是在“中学为体”。但如果细心考虑当时的变革需要和张之洞的思想背景,就会明白这一理念的提出其实是在强调“变革”的一面,而非固守的一面。人们往往只看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却不愿意去看紧跟在它后面的“西艺非要,西政为要”一句,如是不是对《劝学篇》的内容进行断章取义的解释,可以看到张之洞对西方的感知程度还是相当深刻的。

                                            ——摘编自李刚《张之洞:手握经卷的坚定改革家》

(1)历史学家章开沅为什么认为湖北和武汉“对不起”张之洞?结合史实予以说明。(6分)

(2)为什么在革命党人眼中张之洞是封建卫道士的形象?概括材料对张之洞及其“中体西用”思想的看法。(9分)